26.4.09

036: SUNDAY MING PAO

星期日談情﹕長大離家
搬家的故事(三) 2009年4月26日
廣 告

【明報專訊】凌晨兩點還沒睡覺,電視和電腦都開覑,電視上正在播放《Power of 10》,一個美國有獎競猜節目,競猜的內容是就各種問題所做的全美國民意調查的結果。我轉頭過去看電視的時候,主持人正在問參加者一個問題﹕「有多少美國人認為,即使經濟拮据,也不會搬回父母家住?」

參加者A猜38%,B猜48%,最後公布民意調查的結果是64%。B因為猜的數字比較接近,贏了這題。

數字說話

這個電視節目的遊戲規則是,先由兩名參加者對局,就5個問題競猜,答案比較接近者獲勝,取「五盤三勝制」;這一輪的勝出者馬上進入下一輪,在現場觀眾的投票參與下就總共5個問題猜測其民意調查的結果,所允許的誤差範圍由40%起逐題遞減,而獎金則逐題遞增,最後一題,也就是1000萬美元的題目,要求零誤差。

我看到這節目的第一反應是﹕難怪節目製作人敢設定「答中5題獎1000萬」的遊戲規則,因為要贏這1000萬的機會簡直可比中六合彩!這節目使用的調查結果是從哪裏來的?「民意」是如何採集的?哪些人是合資格的「美國人」?受訪者的性別、年齡、種族、社會階層?調查是在什麼時間和社會背景下做出來的?

於是我順手在網上查了一下有關《Power of 10》的資料(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電視電腦一起看的原因)。我首先看的是「維基百科」,得知這個節目是CBS(哥倫比亞廣播電視公司)在2007至2008年製作和播放的,節目在當時相當受歡迎,而且有人拿過100萬獎金,不過沒有人拿過1000萬。然後我在該節目的官方網頁上看到,節目中出現的所有民意調查都是由該節目組設計問題,再委託一間名為Rasmussen Reports的民意調查公司調查並收集數據。

我繼續搜索了一大圈,並沒有找到更多的關於數據來源的解釋或討論,似乎大家只對有沒有猜中正確答案感興趣,而至於正確答案有多符合事實則無人關心──當然,這不過是一個電視娛樂節目,何必認真?人們總是喜歡想像有一個「大眾」在那裏,忽略了我們每一個人都隸屬於各種「小眾」的事實(老人家、同性戀、矮子、胖子、素食者、失業者、無政府主義者──五花八門,不勝枚舉);而人們更總是好奇別人是怎麼想的,並且對任何統計數據都懷有一種難以解釋的癡迷與崇拜。

《Power of 10》這個節目的娛樂和成功就在於﹕既提出各種古怪有趣的問題(如「有多少美國男人願意做布殊總統的女婿?」),又以一種權威的口♣告訴你「民意」,即「調查機構」在「全美國人」中「隨機抽樣」訪問所得到的「調查數據」(還有答錯了沒有獎金這個無比權威的遊戲規則)。

看電視果然是不用動腦筋的,一動腦筋就看不下去。

扯遠了。扯這麼遠的用意是﹕先打消各位讀者對於「有多少香港人認為,即使經濟拮据,也不會搬回父母家住?」這種問題來一個民意調查的衝動。

父母的家

其實我這個星期也在到處訪問別人。事情的起因有點沉重,緣於近來我的外公病危入院,我目睹家人的情緒和反應,再觀照我自己的感受和行動,想了很多,其中一個問題是﹕「如果父母將來離開我了……」

每當有親人過世,我就會想到這個問題,百思不得其解,為之感到痛苦和恐懼。可是我又不好直接拿這種詛咒別人親人生命的問題去到處問人,所以只好迂迴地問一些不直接的問題,如﹕「你目前仍然住在父母家裏嗎?在父母家裏還有沒有你的內褲牙刷,可以毫無準備地隨時去過夜?」

我天真地想,離開父母的家,自己過生活,大概就是個人獨立的最重要的一步吧?要知道我到現在還沒能成功走出這一步,隔不了多久就會跑回家去住一趟呢。

朋友們有求必應,都很有耐心地和我深入討論「長大離家」這個話題,他們的想法和經歷使我意識到,僅僅在我的頭兩個問題中就充滿了假設,而這些假設則反映出我所看到的那個世界是多麼的局限。

首先,我假設受訪者的父母生活在同一屋簷下,或者說,受訪者有一個可以自由投奔的「父母的家」。其次,我高估了父母以及住在父母家這個安排對於個人獨立性的損害。最後,我以為存放覑內褲牙刷,隨時可以去過夜的地方就是家。

我的人生如此簡單,一如我的頭腦。好在我還有這些有故事的朋友們願意和我分享他們的經歷。

「父母的家」這個概念是什麼時候從「家」這個概念裏分離出來的?「我」是何時從「父母」中獨立出來的?我們可以做這樣的分割嗎?可能做這樣的分割嗎?搬出來以後還回得去嗎?回去了是什麼感受?回不去呢?

這些故事,是不是比一個民意調查數據要有意思得多?讓我下期講給你聽。

文 王雅雋

編輯 周瑮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what is your view ?